首页

学院就创业工作入选“云南省2020届高校毕业生就创业工作典型案例”

发布日期:2021-12-30点击:发布人:

历经2轮评审和公示,近日,中共云南省委教育工委发布了“云南省202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典型案例”通知,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以赛促教以教促就 构建多元立体就创业指导教育实践体系》工作案例,同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财经大学等9所高校工作案例共同入选。

2020年来,受疫情等因素的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工作任务艰巨。为切实做好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保就业”的决策部署,中共云南省委教育工委旨在通过本次就创业典型经验案例评选,总结推广全省高校就创业工作的典型经验做法的基础上,鼓励各个高校进一步压实就创业工作责任,加快补齐工作短板;在打造工作品牌的同时,利用机制性成果,全面促进云南省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学院立足职业教育办学定位,结合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把落实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放在突出位置,按照“一个平台三座桥梁,两类课堂四项接入”的工作思路,走出了一条就创业工作的新路子。疫情背景下,学院毕业生初次就业去向落实率、年终就业去向落实率、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稳定收入等第三方评价指标数据表现稳定优异,圆满完成学院党委提出的最终就业工作数据目标,在向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的工作目标道路上不断迈出坚实步伐。

一个平台——党建引领,建好一把手工程下的就创业工作平台

学院党委行政高度重视就创业工作,将其列入“十四五”发展战略规划中10项重点工作和12项专题任务中,成立校院两级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领导小组并与二级学院负责人签订“就业创业目标工作责任书”,在组织机构保障到位的前提下,围绕人员、经费、场地等四到位建设,积极落实上级部门就业创业工作要求,确保责任落实到人,数据细化到天,总结推进到周,工作分解到月;构建了“全员参与、全程指导、全力帮扶”的就创业工作机制,保障了就创业工作体系的扎实推进。

三座桥梁——服务为先,做实做好就创业工作面向师生、二级学院和用人单位的桥梁作用

借助学院强有力的工作平台,立足就创业工作“在校师生服务桥梁、二级学院沟通桥梁、用人单位对接桥梁”的定位,充分发挥服务职能,助力学院就业品牌的打造。在学院党委行政的坚强领导下,学院各职能部门紧密配合,招生与就业指导处会同7个二级学院党政班子和就业工作分管副职、就业专兼职工作人员不断努力,截至2021年12月,年度累计拓展优质合作企业898个,用人单位资源库入库企业达5776个,同比增长22.3%。全年举办云南省人社厅、教育厅及行业企业等各级大中型专场招聘会、小型专场宣讲会200场次,服务企业2353个(次),为5711名毕业生累计提供优质就业岗位超过20000个(人均超3.5个),开展各级毕业生数据追踪及回访共计9轮,相关数据指标均创历史新高。

两类课堂——教育为本,将就创业第一课堂素质教育和第二课堂实践教育有机融合,助力在校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塑造

将就创业第一课堂素质教育和第二课堂实践教育有机融合,助力在校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塑造。对就创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立足高职在校生特点的就创业课程建设开发、深度融合校内外优质政企资源就创业教育实践端的体系建设、高职院校就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在兼职师资队伍的体系下,会同校企合作办、团委、学生处、教学督导评价中心等部门,通过对“呈贡人社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诺仕达杯”大学生模拟招聘大赛等就创业品牌赛事的打造,充分保障了不同需求学生在各类就创业教育及实践活动中的“参与感、获得感与效能感”,在全校范围内上好了一堂“就创业实践与思政大课”,育人效果显著。

四项接入——立足就创业教育特点,接入四类师资资源,推进“三全育人”

在就创业教育体系中,立足学生就创业教育定位,围绕职业规划教育、就创业技巧教育、就创业思想与政策教育三个维度,利用二级学院职业规划与就创业教育工作兼职负责体系,结合校院两级兼职导师库建设,从政企优质师资、专业课程教师、辅导员(班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4个方向挖掘吸纳优质师资资源,接入校院两级就创业教育工作中,形成了校级教研室带头,各二级学院职规与就创业教育团队立足各学院在校生人才培养特点与规律,教创(就)融合、专创(就)融合、思创(就)融合的发展方向,在课堂教育和竞赛实践的基础上,针对性的开展1对1咨询帮扶、讲座教育、课程建设、就创业科研课题等多方面的教育帮扶服务,推进就创业教育“三全育人”工作的开展。

来源:招生与就业指导处